“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贾客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注释】
⑸寇盗:指抢劫的强盗。
⑹委:丢弃,抛弃。岐:一作“歧”,路的分支。
⑺扬州:著名的繁华都市,也是富商大贾的集散地。
【翻译】
天还没有亮,商人就起床了,却还觉得此时出发已经来不及了。高山上有条捷径,商人以前常走这条路,从没有出现过差错,虽然此时天还没有亮,但商人还是认为这条路不会发生意外。这一次他却遇到了劫匪,他们埋伏在路旁,商人经过时,他们一拥而上。商人遭遇横祸,钱财散尽,空落落的袋子遗弃在路旁。商人辛苦多年,在扬州置下大宅,谁想路遇劫匪,竟葬身荒野。他的妻子此时不知祸事已经发生,正对着镜子细细整理容妆,等待他的归来。
【鉴赏】
最后的一段,诗人运用了点睛之笔:“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古人认为客死异乡是很可悲的,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遭此不幸。“扬州”是当时极为繁华的城市,死者家住扬州,有朱门大宅,竟落到如此下场,就令人惊愕了。仅此两句,已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了。
不料诗人笔锋一转,出语惊人:“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这一方尸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待贾客归来。“当此日”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少妇的命运可悲可怜。诗人这种抒发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远比直来直去地发一番议论要强得多。这四句诗仿佛在讲客观事实,并不带丝毫主观的色彩。诗人通过几个很妥贴的意象来表现,以唤起读者的进一步思索和联想。这种技巧,在唐诗中是常见的。
相关阅读
1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作品《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 【查看全文】
2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闻李太尉举兵秦出天下兵》,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查看全文】
3 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查看全文】
4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 【查看全文】
5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其古诗全文如下: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 【查看全文】
6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注释】 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