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注释】
⑴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美人:指舞女,当是田使君家中的歌伎。如莲花:舞姿美艳,好似莲花。北鋋:舞蹈的名称,从诗中描写看,似以多有旋转动作为其主要特征。
⑵北同城:地名,疑为西北边地小城。
⑶氍毹:毛织的地毯。
⑷纤复秾:说体态匀称,不胖不瘦。秾,本指草木繁盛,这里指体态丰满。
⑸轻罗:轻而薄的丝绸。金缕(lǚ)花葱茏(cōng lóng):说舞女衣服上金线绣出的花朵十分生动逼真。缕,线。葱茏,草木繁盛。
⑹裾:衣服前襟。
⑺左鋋右鋋:鋋,古代一种铁柄短矛,易于手上旋转。这里将旋转的舞女比作鋋。
【翻译】
美人们旋转舞动时如莲花开放,世上长眼睛的人都应该没有见过。高大的厅堂中,地上铺满了红地毯,舞者试着踏着节拍舞蹈了一曲。这曲舞是从胡人中流传入中原地区的,大家见了十分惊奇而且赞叹不已。美丽的脸庞,娇美的眉毛,舞者身材苗条而且丰腴,身穿金线绣就的图案十分华贵的罗纱衣。回环转动裙子,挥舞起袖子,仿佛满眼都是雪花在飞舞,左右旋动的身影好像是一股卷动的旋风。琵琶和横笛的乐音伴奏还未过一遍,花门山顶的黄云因之已合拢到了一块。音乐中忽然奏出《出塞》《入塞》两曲,顿时身边好像响起了吹折白草、卷起胡沙的冷飕飕的风声。舞者身形翻滚,音乐奏起的入破之音像是神仙所为一般,妙不可言。这才知道其他曲子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以前听过的《采莲》《落梅》只不过是烦扰耳朵的噪音罢了。世上的人学舞只是舞蹈罢了,那神态、身姿哪里能够达到如此神奇的境界呢。
【鉴赏】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祥,约作于唐肃宗至德初(756-757),作者参加了一次田使君举办的宴会,欣赏了北鋋表演,有感而作此诗。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
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无不既惊且叹,一层深入一层地来突出舞蹈之不凡。与此同时,作者又顺便对舞的环境:“高堂满地红氍毹”,舞的来源:“此曲胡人传入汉”,作了准确而又简明的交代。以上用虚写的笔法从几个方面来写舞蹈之不同寻常,为下文“舞”的正面描写蓄势。
诗的下一层四句入手写美人舞姿。先从舞者的容貌体态写起:“曼脸娇娥纤复秾”,接着写舞者的衣着服饰:“轻罗金缕花葱茏”,这就把题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现出来。然后从容写舞姿:诗人用“回”、“转”、“旋”等词语来突出舞蹈旋转的特点,用“若飞雷”、“生旋风”两个比喻写美人之舞,不仅极生动形像,而且绝无娇弱之态,反充满豪迈飘逸之气。
相关阅读
1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玉楼春戏赋云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 【查看全文】
2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捣练子边堠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注释】 边 【查看全文】
3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出自唐朝诗人宋之问的古诗词作品《度大庾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查看全文】
4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于诗经作品《竹竿籊籊竹竿》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 【查看全文】
5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洗脚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 【查看全文】
6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会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