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郊居岁暮·屏居负山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注释】
①岁暮:晚冬。郊:城郊,当时柳宗元住在愚溪,属城郊。
②屏居:隐居。《史记·魏其侯列传》“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 山郭:山峦。
③离索:隐居。《礼记·檀乡》“吾离群而索居。”
④迥:远。
【翻译】
背倚着高山离群而居,蓦然发现已是一年将尽。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悠然的心境也随岁末而流逝。默默无语也不知因为什么,空留下今天与昨天的无限叹息。
【鉴赏】
柳宗元贬居永州时,寄住在永州城南潇水东岸的龙兴寺。元和五年,搬迁至潇水西岸愚溪侧畔,并在此构筑家园,过着“甘终为永州民”的定居生活。当时,古城在潇水东岸,潇水以西的愚溪自然称为“郊”。在此“郊居”的五年时间,诗人写作了大量的山水诗。《郊居岁暮》就是其中一首,写于元和十年冬。
这首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诗的首联和颔联,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作者还用极富岭南色彩的景物勾画了一幅岭南所特有的风情画。永州属古楚地,也被称为“南蛮之乡”。这里缺乏开发,民风淳朴。宗元所居之地,背倚山峦,面临溪水,乔榛遍野,“蝮虺”出没,与诗人任职京师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荣都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的颔联以“野”字极为精炼地概括出“郊居”之地的景物特色。山峦连绵、溪水淙淙是“野”,人烟稀少、南蛮风气是“野”,樵夫担柴、唱歌抒怀是“野”,烧榛种田、庭院空寂是“野”。在诗人的笔下,“野”味十足,“野”趣横生。诗人囚居永州已近十年,仿佛已读懂了背负的“山郭”,烧荒残留的余木,踏歌归来的樵夫,离群索居的自己。在这幅极富“野”味的画面中,不仅有冷峻峭拔的景物,还有热情淳厚的樵夫,更有空坐庭院的诗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诗、画共为一体,景、人、情浑然天成。
相关阅读
1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南乡子诸将说封侯》,其古诗全文如下: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 【查看全文】
2 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出自唐朝诗人张在的古诗作品《龙兴寺老柏院》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注释 【查看全文】
3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查看全文】
4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答张十一功曹》,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 【查看全文】
5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出自唐朝诗人鲍溶的古诗作品《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 【查看全文】
6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出自唐朝诗人朱淑真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