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0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南歌子·玉漏迢迢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注释】
  ①南歌子: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此词有版本也题作“赠陶心儿”。
  ②玉漏:即报更滴漏之声。
  ③银潢:银河。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天汉台》诗:“汉水东流旧见径,银潢左界上通灵。”
  【翻译】
  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了,星空变得黯然,银河淡淡地横在天上。我从梦中醒来,可因昨夜醉酒,现在尚未完全清醒。邻家公鸡的报晓声阵阵传人耳中,仿佛在催促我们起床,可我们两情缝络,万般不舍,是那样害怕天亮。我迷惑这一切是真实的还是在梦中,可看看我的臂上,赫然留着她的胭脂和香粉的痕迹,余香袅袅;我的襟袖上尚有几点她滴落的泪痕,才知道这不是虚幻。从窗户望出去,远处的水边有几点灯火闪烁,接着又隐约听到有行人在走动。西边的天际,一钩残月和几颗寥落的晨星在相依相伴,闪着黔淡的光辉。
  【赏析】
  词以夜色深沉开头,绘凄清之景,寓悲伤别情。“迢迢”本指渺远,这里用来形容玉漏,意指夜已很深,时间已久,初看时仿佛是觉得时间太慢,以至有迢递之感,实际上是指二人彻夜未眠,疲困极于夜色将尽之时,仿佛时间凝固,所以有漫长之感,对伤别之人而言·,相聚一刻,即为良宵,断不至有嫌时间过慢之事。 “尽”宇紧承“迢迢”之下,见其于夜尽将别之际的失望与痛苦。“银潢”一句,银河横斜,乃天色欲晓时景,以漠远空旷之景,见孤寂无绪之情。这两句写景,实寓深致情怀,虽含而不露,但伤别之意,已在其中,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凋。
  三四句,由室外而室内,由景而人。夜色渐尽,天空渐明,“梦回”二字,并非指沉沉睡梦而言,而是指伤情过度,神志未清,如梦似幻的感觉。这并非欣赏者的妄自猜度,“宿酒未全醒”是对这种状态的很好说明。黎明时分,犹自宿酒未全醒,可见昨夜饮酒过甚。为何如此,虽不言自明:离情别绪,自昨夜即已萦心绕怀,只能借酒浇愁,以至于一夜被酒,处于麻木之中。“已被”句,写不得不起来别离。人虽有情,邻鸡无意,黎明时分的啼鸣,催促着起身出发。虽身被鸡鸣之声催起,却仍然流连不舍,犹豫徘徊,不忍遽然别去。借邻鸡无情,衬己之情深。 “怕天明”三字缀于“催起”之后,将词情翻进一层,状别离之际难舍难分之貌。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相关阅读
1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大梁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 【查看全文】

2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 【查看全文】

3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橡媪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 【查看全文】

4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落花》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 【查看全文】

5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 【查看全文】

6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出自唐朝诗人惠能的古诗作品《偈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注释】 1、菩提树:在古代印度叫毕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