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0

  “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南歌子·玉漏迢迢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注释】
  ①南歌子: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此词有版本也题作“赠陶心儿”。
  ②玉漏:即报更滴漏之声。
  ③银潢:银河。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天汉台》诗:“汉水东流旧见径,银潢左界上通灵。”
  【翻译】
  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了,星空变得黯然,银河淡淡地横在天上。我从梦中醒来,可因昨夜醉酒,现在尚未完全清醒。邻家公鸡的报晓声阵阵传人耳中,仿佛在催促我们起床,可我们两情缝络,万般不舍,是那样害怕天亮。我迷惑这一切是真实的还是在梦中,可看看我的臂上,赫然留着她的胭脂和香粉的痕迹,余香袅袅;我的襟袖上尚有几点她滴落的泪痕,才知道这不是虚幻。从窗户望出去,远处的水边有几点灯火闪烁,接着又隐约听到有行人在走动。西边的天际,一钩残月和几颗寥落的晨星在相依相伴,闪着黔淡的光辉。
  【赏析】
  词以夜色深沉开头,绘凄清之景,寓悲伤别情。“迢迢”本指渺远,这里用来形容玉漏,意指夜已很深,时间已久,初看时仿佛是觉得时间太慢,以至有迢递之感,实际上是指二人彻夜未眠,疲困极于夜色将尽之时,仿佛时间凝固,所以有漫长之感,对伤别之人而言·,相聚一刻,即为良宵,断不至有嫌时间过慢之事。 “尽”宇紧承“迢迢”之下,见其于夜尽将别之际的失望与痛苦。“银潢”一句,银河横斜,乃天色欲晓时景,以漠远空旷之景,见孤寂无绪之情。这两句写景,实寓深致情怀,虽含而不露,但伤别之意,已在其中,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凋。
  三四句,由室外而室内,由景而人。夜色渐尽,天空渐明,“梦回”二字,并非指沉沉睡梦而言,而是指伤情过度,神志未清,如梦似幻的感觉。这并非欣赏者的妄自猜度,“宿酒未全醒”是对这种状态的很好说明。黎明时分,犹自宿酒未全醒,可见昨夜饮酒过甚。为何如此,虽不言自明:离情别绪,自昨夜即已萦心绕怀,只能借酒浇愁,以至于一夜被酒,处于麻木之中。“已被”句,写不得不起来别离。人虽有情,邻鸡无意,黎明时分的啼鸣,催促着起身出发。虽身被鸡鸣之声催起,却仍然流连不舍,犹豫徘徊,不忍遽然别去。借邻鸡无情,衬己之情深。 “怕天明”三字缀于“催起”之后,将词情翻进一层,状别离之际难舍难分之貌。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相关阅读
1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卜算子咏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查看全文】

2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3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出自清朝诗人赵翼的作品《赤壁依然形胜扼荆襄》,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 【查看全文】

4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贾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查看全文】

5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查看全文】

6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蟾蜍薄太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蝃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