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9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释】
  ①星河:银河。
  ②空斋:萧条的居室。
  ③用:因为。
  ④人瘼:即民瘼,民生疾苦。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
  【翻译】
  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鉴赏】
  《新秋夜寄诸弟》作于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当时韦应物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诗人籍贯长安,原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相关阅读
1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银河吹笙》,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 【查看全文】

2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 【查看全文】

3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生查子悠悠万世功》,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 【查看全文】

4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唐朝诗人王籍的古诗作品《入若耶溪》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 【查看全文】

5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阳台寿毛荷塘》,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 【查看全文】

6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过故人庄》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