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49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出自唐朝诗人严武的作品《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
  【注释】
  ①漫,徒也
  ②《说文》:“湍,急濑也。”谢景运诗:“枕底失风湍。”
  ③《鹦鹉赋》,以祢衡之才比少陵,非刺其恃才傲物。旧注误解。曹操送祢衡于江夏太守黄祖,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衡揽笔而作,词采甚丽
  ④《汉书》: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
  【翻译】
  严武在诗中邀请杜甫到成都城游玩,深意是劝他为官,但杜甫在和诗《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中说,如果您能枉驾出城到草堂来,我可以在杂草丛生的门前用锄头开出一条路来。这是客气话,也是对严武的邀请。同时也谢绝了严武劝仕的好意。
  【鉴赏】
  此诗当作唐朝宝应元年(762)春,杜甫当时51岁,严武在长安时是杜甫的同事,当年曾一起被贬
  出长安。前一年十二月,严武开始任成都尹。在成都期间,严武与杜甫经常来往,也给与很大的照顾。后来杜甫还曾到严武幕府任职。杜甫所担任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才称他为杜工部),也是严武向朝廷保举的。
  严武一生曾多次驻守四川,本诗创作于第一次镇蜀期间,严武对杜甫的劝仕之意大约曾表达过多次,一直到他奉召入朝、杜甫送他到绵州时,还在动员杜甫:“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酬别杜二》)可以说,在严武第一次镇蜀期间,杜甫确实是绝意于仕进的,下了老死江湖的决心。但是送走严武之后,历经了徐知道之乱,在梓州、阆州避乱流寓的一年半时间里,杜甫的心情和想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登基的代宗翻了一些肃宗时所立的旧案,一些遭贬斥的旧臣又得以起用,杜甫的许多故人也相继应召入京,反映出当时形势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因此他的心情不再平和,变得激烈,对自己卜居成都近两年的想法进行了否定。所以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杜甫旋即回到成都,不待严武招邀,已经于归家兴奋之际说出了“飘飘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是见疣赘,骨髓幸未枯”(《草堂》)的心里话,大有主动请缨之意。这一回杜甫的入幕,实在不见有推辞之迹。


相关阅读
1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出自唐朝诗人王籍的古诗作品《入若耶溪》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 【查看全文】

2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出自元代诗人:朱服的古诗作品《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 【查看全文】

3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饩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出自宋朝诗人王易简的作品《齐天乐客长安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柳色初分, 【查看全文】

4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作品《沁园为子死孝》,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 【查看全文】

5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出自唐朝诗人郑板桥的作品《咏梧桐》,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注释】 ①西州 【查看全文】

6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