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1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屯田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来耕田遍砂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见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注释】
  5、囊:口袋。无寸帛:犹言“无分文”。唐代绢与钱兼用。瓶:此指储存粮食的罐、坛之类的陶器。
  6、移屯:离开屯田。向城:靠城。
  7、望断南天:希望渺茫的意思。望断:极目远望。南天:古人以为老天爷所在。一说指南边的故乡。
  【翻译】
  《屯田词》的结构很完整。屯田是唐朝的寓兵于农的制度,类似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旧唐书·职官志》云:“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可知屯田制是在粮食运输困难或不足的边疆上,由驻守边防的兵士自力更生,开荒播种,以解决一部分粮食。但田地是固定的,驻屯的兵士则时常换防。因此,屯田的劳动力随时在流动。
  【鉴赏】
  《屯田词》也是一首边塞诗,但它和岑参,高适等盛唐诗人所作的边塞诗不同了。高、岑等人都是镇守边塞的节度使幕下的参军、记室、或判官,他们所接触到的边塞生活,还是军府中统治阶级的生活,因此他们的题材不外乎宴会、送别、送主将出征、或欢迎主将凯旋,偶尔带到一点兵士的生活,在诗中都是闲笔。像戴叔伦这样专题描写屯田兵士生活的,可以说是没有。再说,开元、天宝年间,是唐代国势全盛时期,驻守边疆的文武官吏,都自信能威服戎夷,因此都是意气风发,抱乐观主义的。兵士的生活也比较丰衣足食。这些情况,反映在诗里,除了思念家乡、厌倦沙碛之外,一般情绪是积极的。在戴叔伦的时候,国势衰弱,边境多事,许多地方,又沦于吐善、回纥。驻屯在边境上的官兵,常常提心吊胆。加以府库空虚,军粮不继,不免要更多依赖军垦。遇到旱灾蝗灾,就不能不移屯内迁。因此,中唐时期的边塞诗,都充满了愁苦之音。到晚唐时期,根本没有人作边塞诗了。


相关阅读
1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古诗作品《宿石邑山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查看全文】

2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翻译】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释义】 龙师火帝 龙 【查看全文】

3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点绛唇寂寞深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 【查看全文】

4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注释】 1、南山:虚拟地名。《汉 【查看全文】

5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古诗作品《咏田家》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 【查看全文】

6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出自于诗经作品《候人》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