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闾丘处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注释】
⑴闾丘处士:李白友人,复姓闾丘,名不详,曾为宿松县令。
⑵沙塘陂(bēi):地名。陂:水边。
⑶散帙(zhì):打开书卷。
⑷露葵:莼菜。
⑸茅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翻译】
贤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遗传的产业。竹影扫荡着秋天如水的月光,荷叶已凋零落满古池。闲暇时高卧遥帷,打开书帙读读山海经,神驰四海。喜欢这种田家之乐,所以耽误了去山林隐居的约定。在田野小酌赏花劝芳酒,折些园里的蔬菜与露葵一起烹食。如果再栽些桃李树,再为我盖几间茅屋就最好不过。
【鉴赏】
此诗当作于李白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出寻阳(即浔阳)狱之后,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举兵叛乱,李白自汴州梁园(今河南开封)南奔,寓居于寻阳。相传此时李白曾游宿松,居于南台山的南台寺,县令闾丘为之筑“读书台”和“对酌亭”,让诗人在此啸傲风月,饱吟山水,以满足他“浪迹天涯仍读书”的嗜好。闾丘也常来与李白弹琴赋诗,对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九月,李白出寻阳狱后,病卧宿松,在宿松避难、养病,相传依然寓居于南台寺。当时,闾丘已致仕,隐居于宿松东郊沙塘陂,时来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载:“宿松城外沙塘陂,闾丘处士筑有别墅。李白前往作客,见环境清幽,有田园乐趣。作《赠闾丘处士》”。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景不长,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十二月,李白终被判罪长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据传,李白离开宿松时,闾丘处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岭为李白饯别,后人名为“饯客岭”。
相关阅读
1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南园十三首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查看全文】
2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兵车行》第十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 【查看全文】
3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题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羌管一声何处曲,流 【查看全文】
4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诉衷情长因蕙草记罗裙》,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因蕙草记罗裙。绿腰沈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 【查看全文】
5 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 【查看全文】
6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