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9:58

  “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精舍寺·胜景不易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
  房房占山色,处处分泉声。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
  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
  【注释】
  ①武溪:水名,在湖南庐溪县。
  ②远公:即庐山慧远,此处将精舍寺中高僧比作慧远。
  ③诸品:诸多种类的事物。
  ④半偈:释迦牟尼在雪山修菩萨道时,帝释曾为之诵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牟尼愿舍身而闻后半偈。帝释为之宣说:“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⑤双峰:本为山名,因禅宗四祖、五祖居之而成为禅家胜地之代称。
  【翻译】
  石林精舍武溪水东,夜叩禅关拜谒高僧。月在上方万籁俱静,僧持半偈万缘皆空。秋山终日猿声凄切,落叶寒泉喧嚣不停。惟系双峰至高山巅,我与故人心心相通。
  【鉴赏】
  这一首诗先写作者夜访寺院,拜谒高僧。这是进入寺院的开始,也是步入禅门的开始。寺院中果有另一番景象:明月高悬之下,万籁俱寂,仿佛是明月所象征的清静智慧的力量镇定了万事万物。高僧也果然有别一种神情:半偈在手,便参破生灭,万法俱空。明月能静万物,半偈能空万缘。这是佛法的力量、是禅智的力量。“‘生灭灭己’即是永断于生死,‘寂灭为乐’即是常得无量乐。”(《涅檠经疏》卷二一)既然已得禅定之智,终日里猿啸、落木、寒泉都不能使之心动。无论是处在多么惊心动魄的环境,作者也将与高僧一样,内心超脱,达到断离尘缘的禅境。


相关阅读
1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古柏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 【查看全文】

2 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 【查看全文】

3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越女词五首其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庆湖,在 【查看全文】

4 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出自于诗经作品《有駜》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查看全文】

5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 【查看全文】

6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泊平江百花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