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封丘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注释】
⑴渔樵:打渔砍柴。孟诸:古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
⑵乍可:只可。草泽:草野,民间
⑶宁堪:哪堪。风尘:尘世扰攘
⑷小邑:小城
⑸公门:国家机关。期:期限
⑹碎:一作“破”
⑺黎庶:黎民百姓
【翻译】
我本来是在孟渚的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是十分悠闲的。我这样的人只可在草莽之间狂放高歌,哪堪身居卑职,经受尘世扰攘之苦。只觉得小小城镇没有什么可做的,身在公门却什么事都有期限。那些下拜迎接大官长上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奉命驱策百姓更让我感到悲哀。回到家中向家人征询意见,全家都苦笑着说,现在竟是这样。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在哪里呢,因为奉了君王之命暂时欲去又未去。我现在才知道梅福突然数次上书,又想起陶潜曾弃官而去,创作《归去来辞》。
【鉴赏】
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是不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的。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紧接“宁堪作吏风尘下”,加以申述发挥,感情转向深沉,音调亦随之低平。诗人素怀鸿鹄之志:“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到封丘作县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当初只以为邑小官闲,哪知道一进公门,便是自投罗网,种种令人厌烦的公事,都有规定的章程和期限,约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高适是莫大的屈辱,不能不“心欲碎”、“令人悲”。这两句诗可见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对仗工整,情感激烈。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早秋遥夜泛清瑟》,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 【查看全文】
2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赠刘采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 【查看全文】
3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千秋岁岛边天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 【查看全文】
4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古东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 【查看全文】
5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古诗作品《结爱》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 【查看全文】
6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