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11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穷巷:偏僻的里巷。
  轮鞅:指车马。鞅,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
  墟曲:乡野
  曲,隐僻的地方。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霰:小雪粒。
  【翻译】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赏析】
  这首诗集中地描写了归田之后的日常生活与自适心境,诗意脉络清楚,结构次第有序。开头四句为本诗的首层,它从正面写“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叙说归隐郊野之后,罕与尘世往来,了却心头尘俗之想。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下面四句为本诗的中层,着意描写田园生活的动态,继说与之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与上层的静态相呼应,充满一种纯朴的动人氛围。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披草”一词浅俗到家,但用于此处则极为传神,既写出其田园的质朴,又暗与上层“轮鞅”相对照。诗人钟情于与农夫“披草往来”,而疏远于与官吏“轮鞅”交游,其自我肖像已在其中。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
  最后四句是本诗的末层,说明了作者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乃是作物与耕地。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在这两句中,诗人已抛开了“士人”的身份,完全向着劳动人民的方向转化。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句紧接上句,农民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首中末三层内容前后紧密相连,层层向前推进,从而将个有静有动的整体田园生活,把个有乐有忧的诗人全部心境,活生生地展现了出来,归隐后的作者形象鲜亮亮地跃然于纸上。
  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写出了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这么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相关阅读
1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夜捣衣收锦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2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六代兴亡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 【查看全文】

3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查看全文】

4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 【查看全文】

5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渡江云西湖清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 【查看全文】

6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出自宋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北渡白骨纵横似乱麻》,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