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11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出自宋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北渡·白骨纵横似乱麻》,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注释】
  龙沙:本指玉门关以西隆起如龙的沙漠地带,这里借用为荒芜的地方。桑梓:家乡。
  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河:黄河。朔:北方。生灵:老百姓。疏烟:稀稀拉拉、断断续续的炊烟。
  【翻译】
  森森的白骨纵横交错,遍布在原野如同乱麻;几年来桑梓毁于战火,变成了荒凉的龙沙。只以为河朔的万千生灵已经被屠杀净尽;却不料破屋上炊烟疏淡——竟还剩几户人家。
  【赏析】
  第三首绝句以十分洗练的笔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荒寂凄凉的画面。在构图上,诗人选择了白骨、荒沙、破屋、疏烟等最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着力刻画,写出多年战乱的浩劫对农村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桑梓繁茂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一片焦土荒漠上,尸骨纵横相藉,寒鸦聒噪争食,被洗劫一空的村村寨寨,只剩下了一堆堆焦黑断砖碎瓦,一两座屋舍的残垣中冒出几缕孤烟。
  这就构成了一幅荒凉、萧索、残破、恐怖、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高度概括地显示了战乱给广大农民带来的灭顶之灾。这画面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揭露和控诉力量,诗人又巧用画龙点睛之笔,将自己主观感情的抒发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第三句的“河朔生灵尽”正是一笔点出了整幅画面的主题——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地区,在频仍残酷的战乱中几近生灵绝灭,这是一场多么巨大的民族悲剧啊!这抒情饱含血泪,凄楚悲愤,与萧索荒凉的画面融为一体,形成了苍凉悲惨的意境,读来余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南涧中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 【查看全文】

2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出自唐朝诗人张谓的作品《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铜柱朱崖道路艰,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 【查看全文】

3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词作品《登岳阳楼》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 【查看全文】

4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出自宋朝代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 【查看全文】

5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其古诗全文如下: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 【查看全文】

6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齐天乐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