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夏日叹》,其古诗全文如下: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注释】
⑴陵天:升上天空。陵天经:《全唐诗》校:“一作经天陵。”中街:古人指日行的轨道。此指太阳当顶直射
⑵朱光:日光。彻厚地:晒透大地
⑶郁蒸:闷热。开:散释
⑷上苍:苍天
⑸乖:违背,反常
⑹濡:湿润
⑺万人:百姓。流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⑻唯蒿莱:田园荒芜景象
⑼大河:黄河
⑽化:《全唐诗》校:“一作尽。”虎与豺:喻安史叛军
⑾幽蓟:幽州(范阳郡)和蓟州(渔阳郡),安史叛军老巢
⑿未谐:指心情不愉快,不安稳
⒀眇然:遥想。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贞观之治为唐初盛世
⒁数子:指贞观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偕:同
【翻译】
《夏日叹》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37首。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在华州所作。那一年,关中大旱,造成严重灾荒,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但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这一年夏天他写下《夏日叹》一诗,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心情。
【鉴赏】
《夏日叹》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这次旱灾,后半部分写战乱,并对天灾人祸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诗中说,久旱无雨,田地里干旱得尘土飞扬,湖泊池塘都干涸了,飞鸟缺水而死,鱼儿干涸而死,成千上万的灾民逃荒流散,一片荒凉景象。
这个时候,河北一带仍然被安史叛军占据,叛军就像豺狼虎豹,凶暴横行,残害人民,而朝廷军队连影子都看不见。想到这些,杜甫心中十分沉痛,连饭都吃不下。
杜甫认为天灾人祸都与朝廷的政策失当和腐败无能有关。他说:“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拿贞观之治与现实作比较,显然唐肃宗不可能像唐太宗那样平定和大治天下,唐肃宗身边的那些大臣,也无法与贞观年间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名臣相比。现在的朝廷是令人失望的。
旱灾接着饥荒,在华州的生活十分艰难,现实政治又是如此让人失望,司功参军的职务也不能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更谈不上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了。于是,在立秋后不久,杜甫毅然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开始了他常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相关阅读
1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其古诗全文如下: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查看全文】
2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五》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查看全文】
3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惜牡丹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查看全文】
4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 【查看全文】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如梦令》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查看全文】
6 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扫花游秋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