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09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登百丈峰》,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注释】
  ⑴百丈峰:山名,在今甘肃武威。
  ⑵燕支:山名,亦名焉支山,古时在匈奴境内,位于今甘肃山丹东。唐李白《王昭君》诗之一:“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王琦注引《元和郡县志》:“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五十里。东西百馀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与祁连同。”
  ⑶汉垒:汉军营垒。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王逸注:“上至玄冥,舒光耀也。所至高眇不可逮也。”
  ⑷胡天:指胡人地域的天空;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翻译】
  早上登上百丈峰,远眺那燕支山道。高山上,汉兵遗留下来的堡垒高耸入云天;胡地的天空旷远苍茫。遥想当年霍将军,连年在此征讨匈奴。匈奴终究没能灭绝,这孤寒的高山空自承受着这些纷乱的事实。如今只见大雁高飞而过,此情此景更令人感慨伤怀。
  【鉴赏】
  第一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百丈峰所见到的营垒、胡天雄壮苍凉的景象,并联想到昔日的战争以及这些战争对边塞的意义。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诗人登山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百丈峰的山景,而是曾经为匈奴长期占据、汉兵多次征讨的燕支山,可见诗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为游览,而是想要观察边疆关隘的地势,思索文治武功的才略。“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有感慨昔日战阵已不在,如今胡兵仍猖撅之意。“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诗人思前想后,对霍去病征伐匈奴的赫赫功勋不由感慨良多。


相关阅读
1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天门谣登采石蛾眉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 【查看全文】

2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 【查看全文】

3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过吴江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 【查看全文】

4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查看全文】

5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牧童词远牧牛》,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 【查看全文】

6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出自唐朝诗人马戴的古诗作品《落日怅望》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