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3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重别薛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柏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注释】
  ①沉珠浦:河岸的美称。浦,江岸。
  ②濯锦川:即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③绝岸:陡峭的江岸。
  ④洲渚:水中小块的陆地。
  ⑤亘:绵延。
  ⑥长天:辽阔的天空。
  ⑦旅泊:飘泊。旅,一作“飘”。
  ⑧栖遑: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遑,一作“迟”。
  ⑨“穷途”句:典出晋阮籍。《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⑩潸然:流泪。
  【翻译】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赏析】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面对好友,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最好的概括。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此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


相关阅读
1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少年游离多最是》,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 【查看全文】

2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 【查看全文】

3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查看全文】

4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出自清朝诗人夏完淳的作品《即事战苦难酬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 【查看全文】

5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出自当代毛泽东的古诗作品《采桑子重阳》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 【查看全文】

6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出自于诗经作品《旄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