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14

  “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出自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春闺思·袅袅城边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
  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
  【注释】
  ⑴袅袅:纤长柔美貌。明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袅垂来久。”
  ⑵陌上:路旁。陌,田间小路。
  ⑶叶:此处指桑叶。
  ⑷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翻译】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鉴赏】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而唐人五言绝句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像画,甚而有几分像雕塑。“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组成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道具”,“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至于心儿何往,末句就此点出“渔阳”二字,意味深长。“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伤心怨望。诗写到此已入正题,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而是推到昨夜,说“昨夜梦渔阳”。写来不仅更婉曲,且能见昼夜怀思、无时或已之意,比单写眼前之思,情意更加深厚。
  “提笼忘采叶”,这诗中精彩的一笔,是从上古诗歌中借鉴而来。杨慎早有见得,道是:“从《卷耳》首章翻出。”《诗经·周南·卷耳》是写女子怀念征夫之诗,其首章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斜口小筐不难填满,卷耳也不难得,老采不满,是因心不在焉、老是“忘采叶”之故,其情景确与此诗有神似处。但就诗的整体说,彼此又很不同。《卷耳》接着就写了女子白日做梦,幻想丈夫上山、过冈、马疲、人病及饮酒自宽种种情景,把怀思写得非常具体。而此诗说到“梦渔阳”,似乎开了个头,接下去该写梦见什么,梦见怎样,但作者就此带住,不了了之。提笼少妇昨夜之梦境及她此刻的心情,一概留给读者从人物的具体处境回味和推断,语约而意远。这就以最简的办法,获得很大的效果。因此,《春闺思》不是《卷耳》的摹拟,它已从古诗人手心“翻出”了。


相关阅读
1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结客少年场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 【查看全文】

2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问舟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 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注释】 1、向夕:傍晚,黄昏。向:接近 【查看全文】

3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 【查看全文】

4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作品《送别杨柳东风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东门:即长安青门, 【查看全文】

5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出自宋朝诗人米芾的作品《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其古诗全文如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 【查看全文】

6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