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⑴馀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⑵孤城:馀干古城原在一座小山上,故称“孤城”。
⑶楚水:淮水,这里指信江。馀干古城原在余江、汉江西北。
⑷女墙:城墙上的城垛。
【翻译】
登上孤城,空旷天低只觉人与白云齐,楚水以西像万古荒原没有人迹。当年的官舍秋草淹没,空空如洗;城垛尚在,夜乌栖息,发出哀啼。平沙辽远渺渺使人迷茫,落日亭亭而下比客人低。飞鸟不知道古城变深谷,朝来暮去悠然绕在弋阳溪。
【鉴赏】
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包蕴着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令人沉思。
“孤城上与自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首联扣题,开篇即点明诗人登上馀干古县城后看到的景象:馀干古县城地势较高。周围又没有其他城乡相连,因被废弃又无人居住,俨然成了一座孤城,在城下抬头望去,已好像和白云连在一起,多年以来,这座古城一直矗立在楚水西畔,荒凉而孤独。首句中诗人站在城下,第二句的视角已转为凭楼远眺,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自己位置的转移:不论是“与白云齐”还是“万古荒凉”,都带有夸张的意味,意在表现馀干县城被抛弃后的沉寂和冷落。这既是客观意象的反映,同时也含有诗人自己的感情。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首联写的是古城全景,颔联中视角转入城内。诗人先写“官舍”,这昔日繁华的地方如今杂草丛生,被越来越高的蓬篙掩埋了起来;随后再写“女墙”,城墙还在,可是巡防的将士已经不见踪影,到了夜甲。城楼上看不到守夜人点亮的火光,只能听见一声声乌鸦的啼叫从旷野响起。“已空”对应“犹在”,物是人非之感顿生。“秋草”与“夜乌”两个带有冷色调的意象,承接首联中的‘’荒凉”一词,把古县城的残破和冷清刻画得淋漓尽致。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遗爱寺》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注释】 (1)遗爱寺:地名,位 【查看全文】
2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 【查看全文】
3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八声甘州记行云梦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翦芙容。念杯 【查看全文】
4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出自清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点绛唇春闺》,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芳 【查看全文】
5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竹枝词》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