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0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紵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注释】
  ⑴猛虎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古辞云:“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
  ⑵“朝作”二句:宋本注云:作“行亦猛虎吟,坐亦猛虎吟”。猛虎,多喻恶人,此喻安禄山叛军。
  ⑶陇头水:古乐府别离之曲《陇头歌辞》云:“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⑷雍门琴:战国时鼓琴名家雍门子周所鼓之琴。
  ⑸两河道:谓唐之河北道和河南道,即现在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此二道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已先后被安禄山叛军所攻陷。
  ⑹“秦人”二句:秦人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官军和百姓。
  ⑺幽蓟:幽州和蓟州。在今北京市和河北一带。
  ⑻巨鳌:此指安禄山。
  ⑼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⑽漂母:漂洗衣絮的老妇人。此用《史记》韩信典故。
  【翻译】
  早上吟《猛虎行》,晚上也吟《猛虎行》,我之所以潸然泪下与听《陇头歌》的别离之辞无关,也并非是因为听了雍门子周悲切的琴声。河南河北战旗如云,咚咚的战鼓声震得山动地摇。秦地的百姓半为燕地的胡人所虏,东都沦陷,胡人的战马已在洛阳吃草。抗敌的官兵败退守至渔关之下,将帅被诛,实是大大的失策。幽蓟之地的城池朝降夕叛,安禄山这只翻江倒海的巨鳌未除,朝野上下君臣百姓奔走不暇,不得安静。这就好像楚汉相争时的情况一样,双方翻来覆去,胜负不见分晓。我到过博浪沙和淮阴市,想起了张良和韩信这两位决定楚汉命运的人物。那时张良未遇,韩信穷苦潦倒。张良在下邳受了黄石公的兵书,韩信还在淮南依靠漂母的接济为生。自古以来贤哲之士都栖栖惶惶,不得其所。而如今也是如此,将青云之士却弃而不用。我胸有灭胡之策,但不敢触怒皇帝,只好逃奔南国以避战乱。却敌的宝书和玉剑,只好束之高阁、挂在壁间,杀敌的金鞍宝马也只好送给了朋友。昨日还在宣城作客,与宣州太守交游。心中的郁愤无从发泄,只好玩玩赌博游戏,绕床三匝,大呼一掷,以快壮心。是人都说张旭是位奇士,胸怀韬略而世人不晓,三吴的官长都对他特别垂青,四海的英侠们都争相追随。萧何和曹参也作过沛中的小吏,他们后来都有了风云际遇的讥会。阳春三月,在溧阳酒楼相会,楼前的杨花茫茫,使人调怅。楼上酒筵上有绿眼的胡儿在吹玉笛,有瓯女唱着吴歌《白紵》,余音绕梁。大丈夫相见应杯酒为乐,宰牛擂鼓大会众宾。我从此就要去东海垂钓,钓得大鱼即寄与诸位知己,与好友共享知交之情。
  【鉴赏】
  《猛虎行》为乐府诗旧题。《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古辞云:“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晋人陆机、谢惠连都赋有《猛虎行》诗,都表现行役苦辛,志士不因艰险改节。李白以此题写自己安史之乱后的遭遇。公元756(至德元年)春天,李白因避安史之乱,离开宣城南赴剡中途中,遇大书法家张旭于溧阳(今江苏溧阳),作此诗以赠张。
  全诗共分三段。从开始至“鱼龙奔走安得宁”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猛虎行》,一作《猛虎吟》,古乐府曲调名,诗中将安禄山叛军比做吃人的猛虎。对安史叛乱,大唐帝国危在旦夕的局势,诗人十分焦虑。他肠断泪下,不是因为古乐府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的忧伤曲调勾起了他的故乡之思;也并非因为听了像战国时的音乐家雍门子周那样的高手所弹的凄楚动人的琴声而触动了他个人的伤心之事。而是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灾难痛哭。以下八句写胡兵掳掠洛阳,时局混乱,国衰民亡的惨状,亦即诗人伤心的原因。“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南道和河北道,即现在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
  安禄山叛乱时,河北道、河南道相继陷落,被胡人所占领。安禄山攻破洛阳后,朝廷派大将高仙芝率兵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抵抗,被安史乱军所败,成了安禄山的俘虏,因为他的部下多是关中人(即秦人),禄山的军队多是燕人,因此说“ 秦人半为燕地囚”; 东都陷落,胡骑遍于市郊,故而说“胡马翻衔洛阳草” 。
  “ 一输一失关下兵” ,是指高仙芝因兵败于安禄山(故云“一输”),明皇闻此大怒,命宦官边令诚斩高仙芝于军中。高仙芝不战而退,退守潼关,乃出于保卫长安的战略考虑,而唐明皇听信宦官谗言,草率杀掉干城大将,是极失策的(故云“一失”)。“关下兵”,指退守潼关的军队。公元756年(至德元年)旧历十二月,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贼,河北十七郡皆归朝廷,等到颜杲卿被安史乱军攻陷,河北诸郡又复归贼手,故云“朝降夕叛”。“幽蓟城”指唐河北道的幽州、蓟州(均在今河北、辽宁地区)等地的城池。安史乱军如海中的巨鳌,搅得海水翻滚,以致海中的鱼龙(指唐朝的军民百姓)奔走不宁,此所谓:“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第一段将洛阳沦陷后敌焰猖狂,天下罹乱的情景及诗人忧心如焚的心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


相关阅读
1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 【查看全文】

2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查看全文】

3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翻译】 惠崇的 【查看全文】

4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出自元朝诗人高宪的作品《三奠子上楚山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 【查看全文】

5 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河桥径远 【查看全文】

6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山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 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