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出自唐朝诗人雍陶的作品《题情尽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注释】
(1)从来:向来。
(2)尽:完。
(3)何:什么。
(4)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5)离恨:离愁别恨。
【翻译】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赏析】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五》,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 【查看全文】
2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 【查看全文】
3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石苍舒醉墨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 【查看全文】
4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词作品《寻道观》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 【查看全文】
5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魏将军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 【查看全文】
6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西上莲花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