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0:27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作品《黄河》,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释】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平观测星象。
  客槎: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平的征兆。
  【翻译】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银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鉴赏】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平,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相关阅读
1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 【查看全文】

2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戏题村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 【查看全文】

3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

4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操的作品《薤露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 【查看全文】

5 素女情多,阿真娇重,唤起空谷。弄野色烟姿,宜扫怨蛾澹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女情多,阿真娇重,唤起空谷。弄野色烟姿,宜扫怨蛾澹墨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蕙兰芳引赋藏一家吴郡王画兰》,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秀骨冷盈盈 【查看全文】

6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其古诗全文如下: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