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⑵湿青红:谓漆色鲜润。
⑶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⑷欹枕:谓卧着可以看望。
⑸醉翁:欧阳修别号。
【翻译】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赏析】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出塞五首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 【查看全文】
2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出自宋朝诗人鲍当的作品《孤雁天寒稻粱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 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 【注释】 ⑴天寒句:化用唐杜甫《同 【查看全文】
3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出自宋朝诗人韩元吉的作品《六州歌头东风著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著意 【查看全文】
4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 【查看全文】
5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出自于诗经作品《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 【查看全文】
6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七步诗》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