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岐阳·眈眈九虎护秦关》,其古诗全文如下: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注释】
[9]“眈眈”句: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置秦关等处九个守御史。
[10]“懦楚”句:以虚弱的齐国楚国比喻金王朝的衰败。
[11]禹贡:《尚书》中的一篇,记叙了我国上古的疆域。
[12]陆海:指地势高平、物产丰饶的地区,古代以陕西为“天下陆海之地”(《汉书·东方朔传》)。
[13]徼:边境,边界。此两句说,关中地势如此雄壮,汉凭它扩大疆土,直至天山,而金竟不能守。
[14]猎猎:风声。
[15]“三十六峰”句:嵩山三十六峰,可以做防堵敌人的屏障。
[16]仙掌:华山有仙掌峰。这两句是说,大好的天然屏障,不予利用,太可惜了。
【翻译】
遥想当年,九虎猛将们目光炯炯,凛然守卫在巍巍秦关——孱懦的齐楚何曾在眼,直看它好似肥肉在砧!《禹贡》记述的土田啊,要推那“陆海”最是肥沃;汉朝当年的边界啊,蜿蜒着伸过遥远的天山。慨叹今日,猎猎的北风呼啸不已,悲壮的胡笳随风远传;潇潇的渭水呜咽难抚,河边的战士尸骨正寒。空自有华山的三十六峰啊,仍然像长剑屹立——只可惜倚天的雄奇仙掌啊,只落得徒自空闲。
【鉴赏】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面对积弱不振的现状,诗人痛苦地反思过去,回顾历史,希望从中找出重振国家的良方妙策。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这两句和前两句都是描述金朝全盛时的景况。诗人有好几处运用典故,意在说明往日的繁盛与强大。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猎猎是风吹的声音,潇潇是水流的声音,诗人连用两个象声词,极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岐阳城的荒凉与冷清,与往日的繁盛热闹人声鼎沸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全诗在悲怆的抒写中,陡然引入了对险峻华山的描绘,颇能让人产生几分突兀之感,其实这样写不仅是慨叹由于人为的防备不足,使险要的山川、天然的屏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也隐含着元好问愤愤不平的书生意气。宋玉《大言赋》有“长剑耿耿倚天外”之句,元好问在本诗中以倚天长剑比喻险峻的华山。意在提醒金朝统治者要加强防务,可谓在沉痛中见警策。
相关阅读
1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 【查看全文】
2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 【查看全文】
3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城子别徐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查看全文】
4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 【查看全文】
5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 【查看全文】
6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