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30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出自于诗经作品《山有扶苏》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①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②隰:洼地。华:同“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词。一说拙、钝也。
  ⑤桥:通“乔”,高大。
  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姣美的少年。
  【翻译】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赏析】
  关于诗中所写的情景,读者不妨作这样的想像: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僻处,一对恋人约定在此幽会。姑娘早早就来了,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心上人来。最后,姗姗来迟的爱人总算见着了,男子心里当然很高兴,可嘴里却骂骂咧咧地说: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可不是你这样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样的良人,可不是你这样的狡狯少年啊!处于热恋中的古代青年在欢会中的愉悦的心情,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现,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骂,更能表示他们的亲密无间。两人的情态在诗中确实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至于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四句,读者大可不必当真,以为是恋人约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此诗中的起兴就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无论是高山上长的扶苏、松树,还是水洼里盛开的荷花、红蓼,这些美好的形象,从烘托诗的意境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作用的。


相关阅读
1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纪南陵题五松山》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 【查看全文】

2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作品《无题故乡黯黯锁玄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注释 【查看全文】

3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薛宝钗咏白海棠》,其古诗全文如下: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 【查看全文】

4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忆秦娥箫声咽》,其古诗全文如下: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查看全文】

5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夏赠韦南陵冰》,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查看全文】

6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独不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