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出自于诗经作品《陟岵》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①陟(zhì 志):登上。岵(hù 户):有草木的山。
②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
③上:通“尚”,希望。旃(zhān 瞻):之,作语助。
④犹来:还是归来。
⑤屺(qǐ 起):无草木的山。
⑥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
⑦偕:俱。
【翻译】
登临葱茏山岗上,远远把我爹爹望。似闻我爹对我说:“我的儿啊行役忙,早晚不停真紧张。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留远方。”
登临荒芜山岗上,远远把我妈妈望。似闻我妈对我道:“我的小儿行役忙,没日没夜睡不香。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将娘忘。”
登临那座山岗上,远远把我哥哥望。似闻我哥对我讲:“我的兄弟行役忙,白天黑夜一个样。可要当心身体呀,归来莫要死他乡。”
【赏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毛诗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点明了诗旨,亦提供了背景。不过,不必“孝子行役”,才“思念父母”;行役之人,思亲思家,实人情之常。着一“孝”字,反见经生之迂执。全诗三章,皆为赋体。
《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乔亿《剑溪说诗又编》)。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不足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人之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细心体味,这一从对面设想的幻境,在艺术创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幻境的创造,是想像与怀忆的融会。汉唐的郑笺孔疏把“父曰”、“母曰”和“兄曰”,解释为征人望乡之时追忆当年临别时亲人的叮咛。此说初看可通,深究则不然;诗人造境不只是追忆,而是想像和怀忆的融合。钱锺书指出:“然窃意面语当曰:‘嗟女行役’;今乃曰:‘嗟予子(季、弟)行役’,词气不类临歧分手之嘱,而似远役者思亲,因想亲亦方思己之口吻尔。”(《管锥编》,下同)如古乐府《西洲曲》写男“下西洲”,拟想女在“江北”之念己望已:“单衫杏子黄”、“垂手明如玉”者,男心目中女之容饰;“君愁我亦愁”、“吹梦到西洲”者,男意计中女之情思。
《西洲曲》这种“据实构虚,以想像与怀忆融会而造诗境,无异乎《陟岵》焉”。别具赏心的体会,也符合思乡人的心理规律,因而为历代思乡诗不断承袭。其二,亲人的念己之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毛传在各章后曾依次评曰:“父尚义”、“母尚恩”、“兄尚亲”。这虽带有经生气息,却已见出了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从诗篇看,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叮咛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出发,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以及“娘怜少子”的深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他乡,这脱口而出的“犹来无死”,强烈表现了手足深情,表现了对青春生命的爱惜和珍视。在篇幅短小、语言简古的《诗经》中,写出人物的个性,极为不易,而能在从对面设想的幻境中,写出人物的特点,更为难能。这在后世同类抒情模式的思乡诗中,也并不多见。因此,从艺术创意看,把《陟岵》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是极有见地的。
相关阅读
1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 【查看全文】
2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念奴娇断虹霁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 【查看全文】
3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 【查看全文】
4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诉衷情西风吹鹤到人间》,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 【查看全文】
5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蜀中九日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 九 【查看全文】
6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出自唐朝诗人张潮的作品《采莲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注释】 ⑴采莲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