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其古诗全文如下: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注释】
①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②梦难成:指难以入眠。
③背窗:谓人面背窗。《诗经·卫风·伯兮》:“言树之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北,从二人相背。’是北本从背。”
【翻译】
牡丹花凋谢了,黄莺也停止了啼鸣,皎洁的月光照映着种满了绿杨的院落。在这幽寂的环境中,她却因怀念远人而难以入眠,做不成相忆相见的美梦,她只能背对窗户,独自对着一盏昏暗的孤灯。
她头戴着华贵富丽的首饰,金玉饰物垂下来几乎遮住了她的脸庞。可是纵然盛装打扮,在这寂寞深掩的香闺里,又有谁来欣赏她的娇艳呢?想到远方的情人她不禁泪流满面,燕子飞去,春天又快要过去了,她的美好青春也随着春光一去不返。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侧重于描写闺人之寂寞与时光之流逝。
上阕写暮春的晚上,“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可见时当春暮,“中庭月”则点明“夜”。这两句,除表现时间外,又兼有布置环境的作用,杨树满院,浓绿暗淡,月到中庭,洒下清冷的光辉。“相忆”两句,转入室内写到人。主人公因相忆而彻夜不眠,相伴的只有“半明”的孤灯,想要做个远梦,与远人相偎相倚,可梦也难成,好一番孤凄。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长歌行桃李待日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 【查看全文】
2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定风波自春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 【查看全文】
3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4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春宿左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 【查看全文】
5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出自当代代诗人冯山的古诗作品《山路梅花》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查看全文】
6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出自宋朝诗人米芾的作品《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其古诗全文如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