蝃蝀在东,莫之敢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6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出自于诗经作品《蝃蝀》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注释】
  ①蝃蝀:彩虹,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在东:彩虹出现在东方。
  ②有行:指出嫁。
  ③隮:一说升云,一说虹。崇朝:终朝,整个早晨,指从日出到吃早餐的时候。
  【翻译】
  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朝虹出现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兄弟和父母。这样一个恶女子啊,破坏婚姻好礼仪啊!太没贞信太无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赏析】
  这是一首对某个私奔女子的讽刺诗。《后汉书·杨赐传》唐·李贤注引《韩诗序》云:“《蝃蝀》,刺奔女也。”宋·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刺淫奔之诗”。作诗者的意图很明白,是想通过反面说教,以规范当时的礼仪制度。《毛诗序》以为“《蝃蝀》,止奔也”,则是从正面说教的角度去解说诗旨的。
  开端“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是起兴。蝃蝀,即彩虹,又称美人虹,其形如带,半圆,有七种颜色,是雨气被太阳返照而成。古人因缺乏自然知识,以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如刘熙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释名》)彩虹在东边出现,自然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所以大家都“莫之敢指”。接下去引出正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有行,即出嫁。单这两句似乎看不出诗人的褒贬之意,然联系前面的起兴,诗人无疑是将淫邪的美人虹来象征这个出嫁的女子。所以前两句虽是兴,但兴中兼比,比兴合一,诗的讽意在不言中也就显露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二句亦见于《诗经》的《泉水》、《竹竿》,很可能是当时陈语,因而多引用之。
  次章是首章的复叠。隮,亦指虹。陈启源云:“蝃蝀在东,暮虹也。朝隮于西,朝虹也。暮虹截雨,朝虹行雨。”(《稽古编》)所以“朝隮于西”接下便有“崇朝其雨”之句。说了暮虹,又说朝虹,这样反反覆覆,诗人就是旨在强调这个出嫁女子婚姻的错乱。


相关阅读
1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 【查看全文】

2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出自西晋诗人李密的古诗作品《陈情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查看全文】

3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庆宫春双桨莼波》,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 【查看全文】

4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兰陵王恨之极》,其古诗全文如下: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 【查看全文】

5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望江南重九遇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 【查看全文】

6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