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49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汴河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注释】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济渠,流经今河南、安徽境,在泗县入淮河,隋炀帝所开,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开封市附近汴河之旁,传为炀帝行宫故址。
  广陵:今江苏扬州。帝:隋炀帝杨广。
  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三千宫女”句:《隋书·炀帝纪》:“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帽、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翻译】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赏析】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相关阅读
1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出自宋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醉落魄咏鹰》,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 【查看全文】

2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郊园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 【查看全文】

3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独不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 【查看全文】

4 艮卦为山_艮卦体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艮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艮下艮上)[艮](1):艮其背不获其身②,行其庭不见其人③。 无咎。 初六:艮其趾(4)。无咎,利永贞。 六二:艮 【查看全文】

5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村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 【注释】 ⑴三树: 【查看全文】

6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出自唐朝诗人周紫芝的作品《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