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40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出自唐朝诗人沈佺期的古诗作品《独不见》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
  ⑴独不见: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
  ⑵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梁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⑶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dàimào旧读dàimèi):海生龟类,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
  ⑷寒砧: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
  ⑸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
  【翻译】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赏析】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此诗对后来唐代律诗,尤其是边塞诗影响很大,历来评价甚高。姚鼐说它“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萧衍诗中的人物,后来用作少妇的代称。郁金是一种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可作装饰品。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了。“双栖”两字,暗用比兴。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这位“莫愁”女也许有所感触吧。此时,又听到窗外西风吹落叶的声音和频频传来的捣衣的砧杵之声。秋深了,天凉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紧了。这进一步勾起少妇心中之愁。“寒砧催木叶”,造句十分奇警。分明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而砧声不止,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以渲染砧声所引起的心理反响。事实上,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


相关阅读
1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 【查看全文】

2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其古诗全文如下: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查看全文】

3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形影神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 【查看全文】

4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三首六代兴亡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 【查看全文】

5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查看全文】

6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