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注释】
⑸脉脉:情意绵绵,凝视不语得样子。《古诗十九首·摇摇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⑹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⑺“碧云”句: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休上人怨别》:“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后以“碧云归去”为别离之语,此指与妻子分别。碧云,碧空中得云,喻指远方或天边,多用来形容离愁别绪。
⑻曾向:怎向,奈何。
【翻译】
夜色温柔,一阵莫名的清风吹散了薄雾。我看着窗棂和丝帘之外的一轮圆月,一直在思念着你。离愁别绪,我感到异常忧伤,现在我与你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我担忧你仍对我情意未定,我更知道即使我们能结同心,恐怕也不能终成眷属。
思情切切,意绵绵。我想化为云儿,伴着万缕情丝,去追随你的步伐。只是万水千山,连云儿也找不到你归去的路途。奈何只是因为在前生的时候,爱把一对鸳鸯养在两个笼子里。
【赏析】
换头处“清脉脉,意忡忡”为概括语,直言情与意的状态,是全词抒情的基础。“碧云归去认无踪”,这里虽是写景,实则以景写情,是“清脉脉,意忡忡”时候的所感。此句又呼应开篇“吹破残烟”,这样看来“碧云归去”又是实景。这里其实还化用了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休上人怨别》里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诗句,寄寓着远人无踪的凄凉伤感,意蕴深厚。结句“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是“清脉脉,意忡忡”的自我解嘲。将今生的别苦,归结于前世“两处笼”“鸳鸯”的报应,这是含着泪水的戏谑语,表达了无可奈何的认命感,但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将此生不改,甘愿忍受相思之苦到底的痴情。
这首《鹧鸪天》篇幅虽短,情意却深。它略去了此类长调慢词缠绵复杂的事件过程,略去了百转千回的感情心路,写的简约又明了。如果单独来看这首词,似令人不能认同这是柳永的词作,这也正好说明了柳词风格、形式的多样性。
相关阅读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出自西晋诗人李密的古诗作品《陈情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 【查看全文】
2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好事近湖上雨晴时》,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 【查看全文】
3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出自宋朝代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桂枝香登临送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 【查看全文】
4 吴王濞列传翻译赏析_吴王濞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吴王濞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之兄刘仲的儿子。 高祖平定天下七年后,封刘仲为代王。 后来匈奴围攻代。 刘仲不能坚守,丢弃封国抄 【查看全文】
5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 【查看全文】
6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凤沼来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