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6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秦皇按宝剑》,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注释】
  ⑴赫怒:盛怒。震威神:一作“振威神”,气盛而显示严伟。威神,凶威之神。此指海神。
  ⑵“驱石”二句:谓运石架桥过海。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三齐记略》: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是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十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驾,凌驾,一作“架”。海右,指东海边。沧津,海上渡口。
  ⑶九宇:即九州,天下之意。
  【翻译】
  秦始皇手按宝剑,初然大怒威震海神。他为观日出处而东巡海边,传说海神为之驱石架作桥梁。他征发了九州的士卒,仅为造桥就伤亡过万。他为的不过是求蓬莱仙岛之药,哪里管老百姓的耕作与生活?但终于竭尽全力而其功未成,只落得个千古悲辛的结局。
  【赏析】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那么,秦为什么仅仅建立十多年,仅传二世就灭亡呢?西汉初年的不少政治家纷纷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他们或认为秦不施仁义只施暴政;或认为穷困万民,以适其私欲;路温舒甚至还把秦的过失归纳为十条。李白生活的时代,虽然距秦亡已将近千年,但其时唐王朝正处在由盛向衰的急剧变化阶段,作为一个对时政颇为敏感的诗人,重提这段历史旧事,曲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古风》有两首专写秦始皇,其三(《古风·秦皇扫六合》)一首对秦始皇的功过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这一首和其三不同,旨在揭示秦始皇求仙造成的伤民伤农恶果,以期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开篇,诗人就把秦始皇煊赫、威严、不可一世的形象展呈在读者面前。这两句,从江淹《恨赋》“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衍化而来。本来,凭借国家空前统一的政治局面,凭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时期的大好势头,凭借秦始皇个人的才能和威严,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完全可以采取休养生息和比较宽和的政策,促进社会繁荣和社会安定,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秦始皇却大施暴政,筑阿房,拓驰道,修骊山陵,求不死药,冀见神人,不恤民力,在刚刚建立的统一政权中就埋下严重的危机。所以,首二句虽然把秦始皇写得煊赫、威严,联系他即帝位后的所作所为,联系下文的逐日驱石,征卒作桥,求药伤农,其实是似扬而实抑,既富有漫画式的讽刺意味,又带有某种惋惜遗憾之情。


相关阅读
1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查看全文】

2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作品《赠道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 【查看全文】

3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六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 【查看全文】

4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商山麻涧》,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 【查看全文】

5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查看全文】

6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