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9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郢客吟白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注释】
  ⑷巴人:即《下里巴人》。
  ⑸吞声:闭口不言。
  【翻译】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阳春》《白雪》,声贯日月,响飞青天。但是他只是徒劳而已,国中有谁来跟着传唱呢?他试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唱和者却有数千人之多。他只有吞声不语,凄然叹息而已。
  【赏析】
  既然“阳春白雪”不为世人所赏,李白只得“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也就是放弃理想,混同世俗,不必“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白是这样说的,他也曾这样做过。天宝三载李白被逐出长安,在巨大的失望与痛苦之中,次年便一头扎进道教的怀抱,在齐州紫极宫受了道篆,热衷求仙访道,企图以宗教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他也曾“混迹渔商,隐不绝俗”(《与贾少公书》),尽力使自己忘却那些“管晏之谈”、“帝王之术”。然而,这一切努力最终都无济于事,非但不能使一颗炽热的心冷却,反而使他更加痛苦,灵魂更为躁动不安。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是这首诗的结句,也是真正点明诗人心境之笔。它紧承前二句而来,说明诗人内心蕴含着巨大的痛苦,他是永远不可能混同世俗,随波逐流的。但面对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良莠不辨的世界,高才者知遇难,而卑污者投合易,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吞声叹息!这两句中的“何”字、“空”字极耐人寻味,它们生动、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悲愤填膺却又无处吐诉,只好徒然叹息的抑郁悲凉。
  李白的诗歌,无论是抨击权贵、揭露现实的黑暗,还是表白理想,吟咏山水,大都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情感激越奔腾,文字洒脱不羁。就是他许多抒发怀才不遇苦闷的诗作,诸如《将进酒》、《行路难》、《赠蔡山人》、《月下独酌》、《梁甫吟》、《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嘲鲁儒》等,也都在绝望之中,还伴有希望,伴有幻想,情调慷慨高亢,却绝少写不便明言的吞声叹息。而这首“郢客吟《白雪》”,就多少有些儿特殊,其中不存一丝儿希望,一点儿幻想,回荡诗中的是在愤慨之极以后,以反省、沉思的口吻出之的“吞声”、“叹息”、“凄然”之情。这种深沉的哀吟与激越慷慨的文字,恰成为李白诗歌中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乐章,彼此映衬,彼此烘托,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阅读
1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

2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出自宋朝诗人张鎡的作品《菩萨蛮芭蕉》,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查看全文】

3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 【查看全文】

4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查看全文】

5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除夜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注释】 嘉: 【查看全文】

6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