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生查子·东风不解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注释】
①东风:即春风。
②湘裙:湖绿色的裙子。
③衩:为衣裙下边的开口。
④纱笼:一种以纱制成的罩子,用以罩在熏炉外面。
【翻译】
不解风情的东风吹来,轻拂着她的裙衩。在寂寞的夜里,背靠着丝纱的灯罩,映照出纤细身影。沉香燃尽,烟气也已消散,露珠滴落在成对的鸳鸯瓦上。夜里天气变得寒冷,但立于樱桃树下面花蕾的香气却愈加宜人。
【赏析】
这首词的主题为咏愁之曲,词人上片画人,下片写景,无一愁叹之词,却处处渗透着情愁的气息,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同身受。
词的上片,词人勾勒出一位浅浅女子的哀婉伤春形象。在这里,词人没有直接描绘女子的容貌,而是以清朝贵族女子的平素所穿的湘裙和其纤纤腰身人手,从侧面展现出女子的姿态容貌,说明此女的俊秀与温柔。下句“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则交代了时间是晚上,春夜里女子一人在室,细看女子姿态,背靠着丝纱的灯罩,灯光勾勒出女子的纤腰,孤独一影,动静映衬,此画面静谧优美俨然一副思妇相。让人想入画探视,猜想女子为何人而愁,在这孤独的夜里一个人难诉愁情。上片几笔文字落在女子身上之物,而非景物描写,在于刻画女子形象,给读者以朦胧之女子容颜,清晰之愁情丝绪。此谓画人。
相关阅读
1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其古诗全文如下: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 【查看全文】
2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角招为春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 【查看全文】
3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出自宋朝诗人苏洵的作品《九日和韩魏公》,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 【查看全文】
4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征妇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 【查看全文】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元代诗人慧能的古诗作品《菩提偈》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 【查看全文】
6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燕臣昔恸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