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好事近·帘外五更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注释】
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翻译】
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赏析】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吹梦无踪,”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正在做着好梦。梦中相见,互诉衷肠,两情缝蜷,分外亲昵。孰料五更时分一阵凄风突然袭来,把好梦吹散,致使梦中情事,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依稀恍惚,了无踪影。一是说在漫漫长夜中,二更、三更、四更都悄悄地过去了,直到五更天将亮时,凄风透过帘幕吹进室内,一股寒气直扑过来,人被搅扰惊醒,整整一夜,压根儿没有进入梦境。
醒来之后,只觉形单影隽,枕冷袭寒,空荡荡一无所有。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正如小晏所说:“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所以如此,乃缘“帘外五更风”在作怪。“五更风”最会捉弄人,秦少游就曾被它捉弄过。《如梦令》云:“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小别轻分,秦七尚感了无意绪,那死生异路,幽明永隔,除梦里有时相见,别无他法,然而“和梦也,新来不做。”则词人凄苦之情,又该怎样。这两句,实是一种不胜惋惜而又无限憎恨极其沉痛的呼唤。此中情意,在下面几句中,表达得更为深刻。
词人醒后,抬眼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楼”打入脑际的,便是“重上”。因为在封建时代,妆楼与闺阁,是贵妇人主要活动场所。诸如登楼远眺,凭栏共语,饮酒赋诗,挑灯研读,都是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而这些闺帷韵事,唱随之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一提及“画楼”,不期然而然的会发出“与谁同”的感慨。“与谁同”这一问,既说明词人正处于载独无依的境况中,同时还倾吐了重上时必是孤单单地无人相伴。个中滋味,与另词《御街行》“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所表达的情怀相一致。同样问得深沉,悲切,任何人读了,也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 【查看全文】
2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出自唐朝诗人张籍的古诗作品《成都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注释 【查看全文】
3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八岁偷照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 【查看全文】
4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吁嗟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 【查看全文】
5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出自唐朝诗人薛涛的作品《送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水国:犹 【查看全文】
6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出自西汉诗人佚名的作品《匈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注释】 ①焉支山:在今甘肃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