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1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注释】
  ⑷“此地”二句:此楼自经李白一登之后,遂扬名千古。垂顾,光顾,屈尊光临。
  ⑸“白云”二句:以天高海阔、白云明月,喻李白心胸博大、高朗。曙,黎明色。天门,星名。属室女座。此指天空。
  ⑹潺湲:水缓缓流动貌。济水:古水名,源出河南王屋山,东北流经曹卫齐鲁之地入海,下游后为黄河所占,今不存。济宁为古济水流经地域,金代为济州治所,故由此得名。
  【翻译】
  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潺湲的济水流淌,尽阅古今,却是再找不到那曾来过的人了。
  【赏析】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王世贞写自己登楼望断天涯的情景。可是诗人笔下之景,并非全是济宁城楼即目所见,而更多的是作者心中想像的一种海阔天高的境界。此时登上太白楼的王世贞思接千载,多么想与才华盖世的李太白精神上千古相接。于是,他也像李白那样,运用充满神奇幻想的浪漫主义笔法表现自己对这位天才诗人的神往。李白《登太白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去间。”王也贞在登临凭吊之际,也进入李自写的那种幻觉境界:仰望海天,明月当空,曙光朦陇,仿佛自己也听到诗仙李白的召唤,即将凌虚乘风而去,进入天界之门,去与他“相期邀云汉”了。
  当他猛然从幻境中清醒过来时,又从天上跌落尘寰,不禁产生一种失落感。他感叹:像李白这样的夭才多少年才出一个,酒楼啊酒楼,自李白光临之后,还会有像他这样的人再来登临,使酒楼重新蓬壁生辉么?“杯欲觅重来者,潺缓济水流。”他心潮澎湃,望着东流入海的济水出神:那i滔滔江水啊,洪波涌起,后浪逐前浪,一浪高一浪。“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类发展史文学发晨史,也是这样。他感咽的神清中,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之慨。
  这首《登太白楼》写作上一个显著的特色,把李白当年登楼和自己今日登楼捏合到一起写,明写大白,暗写自己,写得极有才情,极富个性,表现了王世贞敢于与李白攀比的雄心、气魄,李贽称王世贞“少年跌宕,······气笼百代,愈不可一世”(《藏书》卷二十六)。王世贞这种个性,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很突出。这首诗写得也像李自,海阔天空,气条调古,颇得李白诗歌之韵。


相关阅读
1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 【查看全文】

2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 【查看全文】

3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 【查看全文】

4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 【查看全文】

5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浪淘沙北戴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 【查看全文】

6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武陵春》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