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望乡台·千山已尽一峰孤》,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注释】
①望乡台:有人认为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面。有人认为作者入川途中未必经过这里。用此作题主要是取登高远望,权以当归之意。
②尽:走完。
③立马:使马站住,指停马不走的意思。疾驱:赶马很快地奔跑。
④蜀川:指四川盆地。
⑤更无:不再会有。东吴:指作者的家乡江苏省苏州市。
【翻译】
越过千山,登上最后一座峰峦,容我立马山巅,莫要快马扬鞭。进入蜀川地势就像手掌一样平坦了,再没有高高矗立的山头可以登上去远望东吴家乡。
【赏析】
这首诗自是旅途登高之作,也是怀乡之作。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欲抑先扬、顿挫有致的艺术手法。
首句写艰难行程。诗人自被从广西经略安抚使调四川制置使,几个月来,早春从桂林出发,经湖南而至荆州,然后沿秭归、巴东、巫峡、万州一线人川,时而舟楫浮江,时而越岭攀山,半载漂泊在万水千山的旅途中,至遂宁府才“千山已尽”,始见平川。其间必是历经惊险,也有“野翁酌水煎茶献,自古人来到此难”(《九盘坡布水》)的欣慰。既然“千山已尽”,一马平川始见,那么这最后一山便显得孤峰独拔了。此句“尽”与“孤”相呼应,不仅写出了行程艰辛,还写出了眼前景色,更流露出诗人快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诗人缓辔踟蹰不前。照说艰难行程已告终结,面对一抹平川,理当庆幸欢悦,策马扬鞭,但诗人却笔锋一转,竟留连于这最后一座山头了,作一顿挫。
三、四句直抒胸臆,申述“立马行人莫疾驱”的原因。一写诗人眼见“平似掌”的川蜀心情开朗,二写出诗人将入川中,离乡愈远,乡思也愈切的微妙情怀。原来诗人踟蹰的是从此再无高可登,再不能遥望家乡了。既畏登山险劳,又生无山可登之愁;既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态,更以前者衬托后者,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念。
此诗作者用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格调,准确地表达了复杂的心情,真不失为他轻巧诗风的佳作。
相关阅读
1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 【查看全文】
2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鹦鹉陇西鹦鹉到江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 【查看全文】
3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出自唐朝诗人诗僧的作品《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 【查看全文】
4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出自唐朝诗人唐玄宗的古诗作品《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 【查看全文】
5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荆门浮舟望蜀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 【查看全文】
6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出自于诗经作品《鱼丽》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