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注释】
⑸宋何汶《竹庄诗话》题作《宿余杭山寺》。
⑹釭:灯,一作“缸”。
⑺白灰:灰烬。旋:立即。
【翻译】
报时的钟鼓自在那里击撞,闭门独卧对着将熄的灯光。白灰一拨又亮起通红之火,躺床上静听冷雨打着寒窗。
【赏析】
第二首,写诗人夜宿寺院的心境。起二句“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承接上首。寺僧暮鼓晨钟,参禅礼佛,而诗人对此是闭门不问,任他自起自息,只是对着渐渐暗淡的灯光,孤枕而眠。三四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细致地刻画了作者住宿山寺的情景。在这风雨之夜,山寺内残灯将灭,诗人亦将就寝。他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就发现里面还有一团通红的火焰,旋拨旋起。这既是写炉火,但又是写诗人心中难以熄灭的热情之火。虽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苦恼,时而消沉,但他“奋厉有当世志”的意愿并没有消失。
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他久久不能入眠。那萧萧风雨打窗声,仿佛把他带进了熙宁变法的浪潮中。变法初期,时议纷争,他数次上书陈述政见,然而不为执政者所容忍。当他离京赴杭州时,他的表兄弟文同为之担忧,并作诗规劝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然而“口快笔锐”的诗人是听不进去的。此时夜宿山寺,辗转不寐,又在吟诗了。诗篇以“卧听”句收结,与上篇首联的抒怀相呼应,余韵不尽,耐人咀嚼。
这两首诗意脉连贯,充分反映了诗人“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力未免更留连”(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的情意。南宋何汶在《竹庄诗话》卷十七引《冷斋夜话》说:“山谷(黄庭坚)尝言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所设。……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云。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从诗中所写宁静、清淡的境界来看,作者不仅在于客观地再现山寺的清景,而且融情于景,通过清新脱俗的语言,抒写了主观情思,表现了超旷的襟怀,有一种隽永的意趣。在平淡的诗意中,包含了清新脱俗的隽永的意味。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答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 ①偶:偶然 ②高枕: 【查看全文】
2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出自清朝诗人顾太清的作品《玉烛新白海棠》,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 【查看全文】
3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论诗一语天然万古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翻 【查看全文】
4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武陵春》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 【查看全文】
5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溪兴》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 【查看全文】
6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