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出自宋朝诗人徐铉的作品《梦游·魂梦悠扬不奈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腊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鬓低缀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
【注释】
⑴檀的: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
【翻译】
一方如此熟悉的小小庭院,梦中我似乎又回到了昨天。悄悄走进这香雾濛濛的小室。一阵轻风带来光影姗姗。悠悠的琴声又恻然弄起;欲咽的幽欢,在那低垂的髻花上微颤。天亮时我又与我的梦魂作别,再一次经受着昨日分手的凄寒。从今后山重重水重重,天上人间。
【赏析】
这组诗以第一首传诵较广。此诗首联点题。“魂梦悠扬”,向读者显示:下文“还在故人家”云云,皆为梦游,并非实事。悠扬,指飘忽无定。“奈何”,处置、对付的意思。
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诗云:“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大致与此联境界相似。整句是说:魂梦悠扬,不由自主,直至夜来,还在故人之家。“故人家”,即指旧时所恋之人家。元稹《酬乐天见忆兼伤仲远》诗云:“瘴畏新病骨,梦到故人家。”也写因思念而魂驰故人之家。
领联写相会时的情景。“香蒙”对“户映”;“蜡烛”对“屏风”;“时时暗”对“故故斜”,对仗十分工整。上联已点出夜晚,这里“蜡烛”之语承上文而来,很是自然。而用了“香蒙”、“时时暗”等语,则更有朦胧之致,正是幽会时的情景.下句写户上的屏影。烛光欲明还暗,飘移不定,照射于屏风而投在户上的影子,也就摇曳不定而“故故斜”了。“故故斜”三字,用语十分婉丽。故故,是屡屡、常常的意思。杜甫《月三首》 诗:“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也以“故故”与“时时”构成工整的对仗。颈联转到“故人”。“檀的”是古代女子脸上点饰的红点,如杜牧《寄沣州张舍人笛》诗云:“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酬乐天咏老见示》第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查看全文】
2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江楼月》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 【查看全文】
3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出自宋朝诗人章谦亨的作品《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 【查看全文】
4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点绛唇》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 【查看全文】
5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宿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 【查看全文】
6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莲花坞》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注释】 1、篙:撑船的工具 【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