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1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释】
  ⑺委:舍弃,这里是放下之意。辔:缰绳。
  ⑻散材: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庄子·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见栎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翻译】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
  【赏析】
  第二首继写山行时的感慨,及将至新城时问路的情形,与第一首词意衔接。行进在这崎岖漫长的山路上,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旅途同样是这样崎岖而漫长。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阴风惨雨,也有雨过天晴。诗人不知不觉中放松了缰绳,任马儿沿着潺潺的山溪缓缓前行。马背上的诗人低头陷入了沉思。
  三、四两句颇见性情,很有特色,脍炙人口。“散材”、“疲马”,都是作者自况。作者是因为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在朝廷无法立脚,才请求外调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散材”,是作者自喻为无用之才。“搜林斧”,喻指新、旧党争的党祸。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即便是无用之材,也畏见那搜林的利斧。作者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感到厌倦,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


相关阅读
1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步入衡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 【查看全文】

2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 【查看全文】

3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出自于诗经作品《雝有来雝雝》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 【查看全文】

4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出自宋朝诗人李方膺的作品《苍松怪石图题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 【查看全文】

5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点绛唇闲倚胡床》,其古诗全文如下: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 【查看全文】

6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翻译】 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