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释】
⑼卷旆钲:收兵的号令。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泛指旌旗。
⑽耦耕:二人并耕,这里指耕地之人。
【翻译】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
【赏析】
所以,作者对自己此时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他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前几日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为官清正的友人新城县令晁端友。临近新城,沉思之余,急切间却迷了路。诗的最末两句,就写诗人向田园中农夫问路的情形,同时也暗用《论语·微子》的典故: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孔子命子路向他们问路,二人回答说:“滔滔者,夭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归隐之意。
两首诗以时间先后为序,依原韵自和,描绘“道中”所见所闻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功力深厚。尤其是第一首“野桃”、“溪柳”一联倍受后人激赏,汪师韩以为是“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苏诗选评笺释》卷二)。其实不仅此联,即如“絮帽”“铜钲”之比拟恰切,“散材”、“疲马”之颇见性情,也是诗中妙对。
相关阅读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九句,其全诗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 【查看全文】
2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高冠谷口招郑鄠》,其古诗全文如下: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 【查看全文】
3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板桥晓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注释 【查看全文】
4 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别严士元》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 【查看全文】
5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6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与送朱大入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1、脱:解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