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44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书双竹湛师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注释】
  ⑴双竹:即杭州的广严寺。司马光《诗序》云:“杭州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其尤异者,生枯树腹中,自其顶出,森然骈耸,树如龙蛇相萦。”广严寺乃后唐清泰元年(934)建,旧名瑞隆。湛师:其人不详。
  ⑵江湖:一作“西湖”。
  ⑶冷飕飕,寒冷的样子。
  ⑷方丈:寺庙住持所居之室。本意为一丈见方的居室。《维摩经》云:“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维摩方丈室中,无所妨碍。”
  【翻译】
  我本是西湖上的一叶渔舟,觉得高大的房屋冷气飕飕。古诗百科~羡慕大师方丈今日才来到,一炷馨香的轻烟终日长留。
  【赏析】
  这两首抒写诗人游宿山寺的日常生活情景的小诗,独具艺术匠心。作者不是先写出游山寺的景物与情事,而是从“我”落笔,抒发情怀。这种写法在其他题画诗中亦可见到,如《书晃说之〈考牧图〉后》中所写:“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由抒发情思而进入题画。
  这里第一首起二句“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亦是同样的构思。“一钓舟”是化用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川》“天入沧浪一钓舟”的诗意。浪迹江湖之上并非诗人本意,不过反映了政治上受压抑的失意情绪。紧接着“意嫌”一句,对深居高屋感到意冷心寒。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正是诗人内心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情绪的流露。在熙宁变法的革新浪潮中,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离京外任,企图暂时避开这纷繁复杂的斗争漩涡。他在《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中说:“眼着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他就是怀着抑郁不得志但又不忍隐退的矛盾心情来到山清水秀的杭州。起二句正是他那烦恼心绪的真实写照。
  三四句“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灶清香尽日留”。诗人运转笔锋,写住持禅师清净的坐禅之处。据宋人所编《集注分类东坡诗》引《维摩经》言:“三万二千师(狮)子座入维摩方丈室中,无所妨碍。”诗人钦羡这了无尘俗的方丈之室,那飘散着的一股淡淡的香雾云烟,终日在禅房四周缭绕不止,显现出一种清净而肃穆的气氛。这种情调并不意味着作者欲皈依佛门,而只是借以排遣郁积内心的烦恼。


相关阅读
1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出自西汉诗人陶弘景的古诗作品《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注释】 诏:帝 【查看全文】

2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出自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山花子春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 【查看全文】

3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查看全文】

4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出自宋朝诗人晁冲之的作品《夜行老去功名意转疏》,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注 【查看全文】

5 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出自元朝诗人刘秉忠的作品《干荷叶色无多》,其古诗全文如下: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 贴秋波,倒枝柯。 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注 【查看全文】

6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山中寡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 时挑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