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50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出自唐朝诗人姚合的作品《穷边词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注释】
  ①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
  ②将军作镇:将军镇守。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藩岳作镇,辅我京室。”作:一作“坐”。古汧(qiān)州:唐属官内道,领汧源、汧阳两县。今为陕西千县。
  ③水腻:水流细涓,滑润如油。山春:山上有了春色。节气柔:天气暖和。
  ④丝管: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⑤行人:征行之人,即士卒。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边头:边疆;边地。唐王昌龄《塞下曲》之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翻译】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
  【赏析】
  这组诗共两首,其中第一首诗首句“将军作镇古汧州”,点明此诗颂扬的对象,下面二句诗即介绍了将军担任镇守之职后,古州出现的繁荣景象。诗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使人感到这里不再有边地的荒凉,不再有边地的战火气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水腻山春节气柔”,水腻,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态,和夏水的汹涌浩荡有别。用“腻”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意。
  “山春”二字简洁地描绘出群山万壑山花烂漫的无限春色。节气柔,是说节气柔和,风雨以时。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清水秀;而明丽的春光,则正是“节气柔”的结果。这是总写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入夜以后的边镇,又是一番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丝管之声不是只从高门大户中传出,而是大街小巷满城荡漾。一个“散”字用得极妙,把万家欢乐,没有边警之扰的景象烘托了出来。丝管之声发自“清夜”,又说明边镇在欢乐中清静而有秩序,虽然欢乐,却不扰嚷。
  因此,地虽是“穷边”,景却是美景。难怪从内地来的客人看到这种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这是边塞之地。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但是诗人却没有对将军致边地于太平之功直接赞美一词,只是把赞美之情暗含于对美景的赞扬之中,用笔显得非常委婉。结句写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行人不信”,似乎是作为客观现象来写,其实来来往往的行人也包括诗人自己。那种由衷的赞美之情写得蕴藉有味。


相关阅读
1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出自唐朝诗人谭用之的古诗作品《秋宿湘江遇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查看全文】

2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 【查看全文】

3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 【查看全文】

4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出自清朝诗人郑板桥的作品《念奴娇胭脂井》,其古诗全文如下: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 【查看全文】

5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出自唐朝诗人高骈的作品《对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注释】 ⑴六出:雪 【查看全文】

6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莲浦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