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寒食雨·春江欲入户》,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注释】
⑹不已:一作“未已”。
⑺濛濛:雨迷茫的样子。
⑻庖:厨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
⑼“那知”二句:是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见,一作“感”。
【翻译】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赏析】
第二首则是长歌当哭,宣泄了诗人心头无限的积郁。诗中先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似欲冲入诗人居所。而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的小屋如一叶渔舟,飘荡于水云之间的状况“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二句,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诗人从前在京师、杭州等地,每逢寒食佳节,曾经有过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他不由得悲极而发出“那知是寒食”的设问。寒食、清明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看见“乌衔纸”,诗人这才恍悟,当前确实正是寒食节令,这故作回旋的笔墨,突显了诗人痛定思痛的心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明言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于是篇末说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出自宋朝诗人刘镇的作品《玉楼春东山探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 【查看全文】
2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出自唐朝诗人祖咏的古诗作品《江南旅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 【查看全文】
3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出自宋朝诗人王寂的作品《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 【查看全文】
4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 【查看全文】
5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梦扬州晚云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轻寒如 【查看全文】
6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出自宋朝诗人魏野的作品《书友人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