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寒食雨·春江欲入户》,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注释】
⑽“君门”句: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注曰:“君门深邃,不可至也。”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
⑾“坟墓”句:谓诗人祖坟在四川眉山,距黄州有万里之遥,欲吊不能。
⑿“也拟”句: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
⒀死灰: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隐用汉韩安国的话,《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翻译】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赏析】
在艺术特色上,《寒食雨二首》分别以人声韵与上声韵传达诗人苦闷的心境。通篇紧扣寒食节的主题。章法结构紧密,虚实相间。还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突现窘迫的物质生活;以“纸”、“坟墓”、“死灰”等死亡意象,渲染凄怆悲凉的基调,风格沉郁,显示出一种沉稳悲壮的人格力量。但是,作者即使在“春江欲入户”的艰苦环境中,仍不失那份天真的童心。大水都快淹进门了。他还在想象“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的那种乐趣。这正是东坡独特、可爱的地方。他很少作愁苦的呻吟,更不会无病呻吟,还时不时展现几分幽默感,如“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几乎已经从忍受苦难升华为诙谐欣赏的态度了。
贺裳《载酒园诗话》说诗人“黄州诗尤多不羁”,认为此诗“最为沉痛”。黄州时期,苏轼写了不少旷远清超的诗词,但这首诗实在写出了他最为真实、沉痛的内心感情。诗人手书此二诗的真迹至今犹存,也可见其对此二诗的重视。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 【查看全文】
2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调笑令胡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 【查看全文】
3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 【查看全文】
4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查看全文】
5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送天台僧》,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余 【查看全文】
6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