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55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后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⑴后游:即重游(修觉寺)。
  ⑵曾:一作“新”,一作“重”。
  ⑶怜:爱。
  ⑷有待:有所期待。《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翻译】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赏析】
  《后游》是杜甫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由于心态的不同,旧地重游往往会有绝异的感受,在《游修觉寺》中,杜甫客愁重重,在《后游》中,杜甫却又客愁全减。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可爱的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或游客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或游客去领略欣赏。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两句则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


相关阅读
1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夕次盱眙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 【查看全文】

2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又呈吴郎》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 【查看全文】

3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宿王昌龄隐居》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 【查看全文】

4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 【查看全文】

5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其古诗全文如下: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 【查看全文】

6 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