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54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纵笔·北船不到米如珠》,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注释】
  ⑸祀灶:祭灶神,古代五祀之一。《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汉以前祀灶在夏天举行。后传说汉代阴子方腊日晨见到灶神,并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逐以腊日为祀灶日。旧时风俗多以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祀灶日。
  ⑹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史记·孔子世家》:“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翻译】
  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赏析】
  第三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
  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了。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白描好诗。第一首以风趣胜,第二首以含蓄胜,第三首以真率胜,共同的特点是作者的胸怀旷达坦荡,诗篇的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它的作用,正在于诗篇所体现的作者心境与诗境的超旷闲逸,值得人们学习。


相关阅读
1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出自唐朝诗人卢挚的作品《沉醉东风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 【查看全文】

2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出自于诗经作品《出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 【查看全文】

3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出自清朝诗人顾炎武的作品《秋山秋花红未已》,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 【查看全文】

4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答张五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长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 【查看全文】

5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口号赠征君鸿》,其古诗全文如下: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 【查看全文】

6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十六夜玩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