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止酒·居止次城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注释】
⑴止酒:停止饮酒,即戒酒。止:已,停止的意思。
⑵居止:居住。次:居住之处。
⑶闲止:闲居,家居无事。
⑷荜门:犹柴门。荜同“筚”,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这两句是说,坐歇在高树荫下,步行限于柴门之内。
⑸止园葵:只有园中的葵菜。
【翻译】
我家住在城市附近,逍遥自得十分悠闲。闲坐在高树浓阴之下,散步也只在柴门里边。好味道不过是园中的葵菜,大高兴也只有稚子承欢。平生不肯停止饮酒,停止饮酒将会心里闷烦。晚上停饮就不得安睡,早上停饮就起床迟延。天天都想停止饮酒,停止了气血经脉将会虚孱。只知道停止饮酒就不快乐,不知道停止了好处多端。开始觉得停止饮酒是件好事,今天才真正与酒绝缘。从此一直这样停止下去,将停止在扶桑树生长的水边。清朗的脸容停止在年轻的模样,何止一千年一万年。
【赏析】
陶渊明可以辞官,可以守穷,但不可一日无酒,饮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所以对于他来说,停止饮酒将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陶渊明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自己对于酒的依恋和将要戒酒的打算。诗中每句用一“止”字,读来风趣盎然,具有民歌的情调。
这首诗大意并不难懂,总体来说是因为饮酒伤身,要“止酒”(戒酒)罢了。但这首诗的“止”字解释起来还真麻烦,如果全按“停止”(戒除)解释,“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这四句就解释不通了。“止”古代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止于”,说得直白点,就是“停留在……上面”,那么“高荫”“荜门”“园葵”“稚子”就是都渊明乐意停留在这上面了。但按这个意思解释后面“止酒”又解释不通了。因为“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这两句明显是说“只知道戒了酒不爽快,但不知道戒了酒对自己又好处”。
相关阅读
1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 【查看全文】
2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出自宋朝诗人米芾的作品《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其古诗全文如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 【查看全文】
3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还自广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注释】 ①广陵 【查看全文】
4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 【查看全文】
5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出自唐朝诗人开元宫人的作品《袍中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 【查看全文】
6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三洲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 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 李娘十六青丝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