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示周掾祖谢》,其古诗全文如下: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注释】
⑴周掾祖谢:指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人。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
⑵疴:病。颓檐:指破败的房子。颓:倒塌,衰败。
⑶欣:欢喜。
⑷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泛指药物。闲:间,间断。
⑸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⑹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⑺邈:遥远。
⑻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
【翻译】
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药石有时暂停用,经常思念我友人。彼此相隔并非远,感到路遥是何因?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陶渊明为周续之、祖企和谢景夷三人,在马队旁边那样极差的环境讲解和校勘《礼记》所作。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
诗从作者自己说起,诗人说自己养病在破败住宅的屋檐下,整日里没有一件高兴的事。除服用药剂和砭石之外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于是想念起那些好朋友。但志趣已相去甚远不再是寻常事,路途遥远也不是什么真的原因。周续之先生正在著述孔子的学业,又有祖企、谢景夷二个在积极响应并将臻于完成。儒家的大道理已失传上千年了,此时又重新听到这些。马队并非是个讲习的场所,校勘书籍也确实够勤奋了。诗人表示应有自己的爱好,只是想与周续之等三人成为邻居。但愿能教导好自己的几个儿子,让他们跟随他到颍水之滨洗干净耳朵。诗中说,“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这本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请几个饱学之士在马队旁边校书讲《礼》,而马队是武事的畜力所在,这就十分不协调了。诗人希望周续之、祖企、谢景夷能与自己成为邻居,听他们讲习《周礼》,以摒弃名缰利索,甘心与自己一起洗耳于颍水滨,即甘愿终生隐居林泉。
相关阅读
1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②。 【查看全文】
2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柳梢青白鸟相迎》,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 【查看全文】
3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窗中列远岫》,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 列檐攒秀气 【查看全文】
4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赠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注释】 ⑴宋玉: 【查看全文】
5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出自宋朝诗人石孝友的作品《卜算子见也如何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查看全文】
6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词作品《渡湘江》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