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在昔曾远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注释】
(1)这首诗回忆以往曾因生计所迫而涉足仕途,经历了风波艰辛之后,诗人感到自己既不力求功名富贵,而如此劳心疲力,倒不如归隐闲居以保纯洁的节操。
(2)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东海附近。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陶渊明曾于四十岁时(晋安帝元兴三年)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赴任途中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
(3)迥:远。风波阻中涂: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陶渊明三十六岁时(晋安帝隆安四年),曾奉桓玄之命由江陵使都,返回途中遇大风被阻,写有《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诗。
(4)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作者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5)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6)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翻译】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鉴赏】
《饮酒·在昔曾远游》是晋朝陶渊明写的排律诗。《饮酒·在昔曾远游》是陶渊明的作品。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陶渊明在偏僻山村,没有世俗侵扰,时常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 【查看全文】
2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出自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独秀峰来龙去脉绝无有》,其古诗全文如下: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 【查看全文】
3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拟行路难其四》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 【查看全文】
4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出自于诗经作品《丰子之丰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 【查看全文】
6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责子白发被两鬓》,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