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08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畴昔苦长饥》,其古诗全文如下: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注释】
  (4)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5)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
  (6)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翻译】
  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那时年近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鉴赏】
  诗的后六句,从回顾反思中总结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星气流”即星宿节气的运行,指时光流逝;“复一纪”指归田以来又已过去了十二年。“冉冉”,渐进意;“亭亭”,久远意,这两个叠词加强了感喟的语气,暗示了岁月的艰难不易,诗人将这一期间“饥寒饱所更”的物质困苦,以及“贫富常交战”的精神苦闷,都凝聚在这感慨之中,言近而意远。“世路”两句则从世既弃我、我亦弃世的关系中洞悉了人生的悲剧。面对广阔辽远而又布满岐路的世道,常使人难以进取,而愈是清醒者,则困惑与痛苦也愈多,此杨朱所以哭泣而返也。杨朱事见《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古来失意的士人每借以抒写茫然不知所从的沉痛巨哀,如阮籍《咏怀》(二十)亦云:“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那么,又如何解得这个人生难题呢?诗人在诗末将自己的答案托出。“虽无挥金事”一句,用汉代疏广、疏受事,二疏名位显达而能急流勇退,归老后日设酒食宴请族人故旧宾客,用金甚多,其意乃在视富贵为祸咎之源,故不欲将产业留给子孙遭致后患,表现了对“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至理的清醒认识。
  诗人极为欣赏二疏的人生态度,曾在另一首《咏二疏》的诗中说:“谁云其人己?久而道弥著。”百年之下迹不同而心相通,诗人的“饮酒”因此乃和“知足”“知止”的哲思相关联。古话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诗人放弃了对外在功名事业的进取,而转向内心返归自然、“法天贵真”的精神追求。从这一点而言,陶渊明之嗜酒,实在可以说是以有所不为的狷者之饮而垂范后世的。


相关阅读
1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出自于诗经作品《河广》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查看全文】

2 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饯郎纠曹之严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 【查看全文】

3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其古诗全文如下: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 【查看全文】

4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捣练子边堠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注释】 边 【查看全文】

5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出自宋朝诗人李甲的作品《帝台春芳草碧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 【查看全文】

6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出自唐朝诗人薛逢的古诗作品《宫词》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 【查看全文】